您当前的位置:滚动 >  >> 正文
有园区办了300多场音乐演出!这个6月,成都上演“乐队的夏天”

时间:2023-06-28 23:25:18    来源:成都商报红星新闻

在现场,尽情跳,一起燃烧!

这个6月,“乐队的夏天”又回来了,成都大街小巷的音乐演出“遍地开花”,声光电让舞台如梦似幻。

据了解,本月成都传媒集团东郊记忆举办了300余场音乐演出活动,正火艺术中心举办了20余场LiveHouse演出,其他演艺场所如NUSPACE纽空间、小酒馆等也都举办了十到几十场不等的音乐演出,不少演出开票即售罄。


【资料图】

而在今年端午期间,2023成都音乐啤酒季、欢乐谷“大运音乐节”、白鹿消夏啤酒音乐季等音乐现场,融合了演艺、美食、美酒、文创等新玩法,更是带来一场场文旅盛宴。据统计,端午期间国内演唱会、音乐节周边商圈的酒店订单量同比涨幅超过300%,成都“火”进最热门酒店预订城市前五。

当一座城市与音乐连接

便有了新的可能

音乐如一张“邀请函”

成都的文旅和音乐产业

和城市一同开启了“多巴胺”之夏

▲LiveHouse现场

串联旅游场景

音乐节点亮城市“夜经济”

夜色渐深,成都都江堰融创文旅城被灯光点亮。无数旅客搭乘消夏夜啤成灌主题列车而来,奔赴“2023成都音乐啤酒季开幕式暨都江堰消夏夜啤美食季”的主会场。

露天广场变身演出现场,歌手们在舞台上演唱,游客们在台下畅饮,几千人一起蹦迪,山呼海啸的回应和狂热的音浪交响。

在周围林盘,同样有露天超炫舞台和敞开式天幕,林盘音乐啤酒节和露营啤酒音乐节正在上演。

游客还可以去融创乐园夜场,玩水上乐园、体验刺激滑雪、逛烟火气十足的市集。

一场音乐节,让夜间消费场景“串珠成链”。

以前,融创文旅城白天熙熙攘攘,入夜却变得静悄悄。游乐场、餐饮店、酒店民宿、或是更远处的林盘景点,都先于城市进入了睡眠。直到这场啤酒音乐节打开了流量密码——“广场上准备的一百多套桌椅都不够坐,把周边商铺都借了个遍!”提起自6月21日开幕以来的人流量,都江堰市商务和投促局局长姜娟这样说。

音乐节就像一股新鲜血液,将观众转化为当地的食客、住客、乘客,让夜间的融创乐园和周围业态都“活”了起来,可谓动一脉而通全身。

而夜晚,是音乐天然的伴侣。二者共享惬意的氛围,容纳丰富的感情,辛苦了一天的人们或是在江风的吹拂下听几曲音乐,或是在蹦迪中恣意挥洒汗水。

“游客们都期待着新玩法。”姜娟介绍,乘着音乐节的“东风”,融创乐园尝试夜场模式,受到广泛欢迎;许多游客选择就近过夜,次日还会深度探索都江堰市区,让“打卡地”变成“刷卡地”。

此外,音乐节体现了城市足够的诚意。“往年的啤酒音乐节是政府主办、商家配合的模式,今年首次采用纯市场化模式,我们最初心里也没底。”姜娟说。为此,他们专门去山东淄博等地学习经验,回来后,对音乐节餐饮的份量和价格通过餐饮行业协会做到行业自律。“要让游客物有所值,最重要的是感受到成都的真心。”

音乐节为城市带来了许多流量,但如何保持长久的吸引力?据了解,在为期3个月的音乐节中,还将不断叠加丰富的配套活动,如国际啤酒展、蓝眼泪young派音乐啤酒季、花蕊酷玩音乐嘉年华、亚洲小姐成都选拔赛等文旅消费新场景。

▲啤酒音乐节现场

从小众走向大众

LiveHouse在同质化竞争中突围

进入夏季,乐迷们最明显的感受就是,全国各地的音乐演出正在激烈“火拼”。除了声势浩大的音乐节和演唱会,LiveHouse如雨后春笋般迎来消费风潮。

在小而封闭的演出环境中,观众可以近距离接触自己喜欢的歌手、艺人。“买上一瓶啤酒,跟着音乐一起摇摆,就有最强烈和直接的快乐,这是演唱会没有的独特体验。”LiveHouse自带的社交属性吸引着乐迷颜女士。

位于梵木创艺区的正火艺术中心在6月举办了20余场LiveHouse演出,最火的一场刚开票即售罄。“成都确实是全国最好的LiveHouse演出市场之一”,四川正火传媒集团运营总监熊思思说,音乐发展和夜经济发达密不可分,这一点成都占据了天然优势。年轻人占成都人口的很大比例,他们不是被动的接受者,更需要有参与互动的体验式场景,更倾向于圈层文化、共同价值观和社交需求。这构成了LiveHouse在成都发展的根基。

▲LiveHouse现场

“2018年前后,成都约70%以上的LiveHouse千人演出都在我们这里举行,但随着场馆数量增多,观众被分流。此外,LiveHouse也受到了音乐节爆发的影响,许多艺人涌去了音乐节。”面对演出众多、竞争日益激烈的演出环境,熊思思说,如何做出品质成了各家突出重围的重心问题。

例如,正火艺术中心以文创园区+LiveHouse的形式,海龟先生、声音玩具等乐队的入驻、版权孵化等带动了园区内的音乐氛围,落地于此的LiveHouse在外地乐队中也更容易形成口碑,“对其他场地不熟悉的情况下,外地乐队会优先选择拥有成熟生态的地方。”

繁荣的市场下,有只想“捞一把快钱就走”的入局者,也有勤勤恳恳投入了房租和装修费后发现既请不到知名音乐人、也难以和头部品牌争夺观众的老板。一些新生的LiveHouse还会面对配置不专业、观演乱象不断等质疑。

那么,LiveHouse缺的是成熟的商业化运作模式吗?在熊思思看来,模式化、标准化虽然带来了简单高效的流程,却意味着场地本身丧失了个性。音乐与其他不同,年轻人在奔赴音乐现场的同时,也怀揣着对自由和未知的向往,希望所去之处符合自己的气质。

作为新乐队的孵化场,LiveHouse在努力找准定位,打造属于自己的文化标签。一方面,引进专业的管理团队与头部品牌对标,另一方面也在固有的限制中,发展出满满的人情味儿,让场地更显风情,实打实地托起更多小众音乐、独立音乐。

▲LiveHouse现场

留住“音乐热”

以“音乐经济”补全产业链

演艺之外,“音乐经济”成为补齐音乐产业短板的抓手。

在成都人心目中,东郊记忆不仅是承载城市记忆的工业遗址,也是不断上新的国际时尚产业园区。目前,它正在破解招引音乐龙头企业及音乐要素资源优化的难题。

“东郊记忆一个月的音乐演出和音乐活动大概为300场,大小剧场和音乐空间也在蓬勃发展。但是,相比起这些‘肉’,更需完善的是‘骨架’。”东郊记忆的运营公司——成都东方正火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董事、总裁、四川省音乐产业协会执行会长罗邴文谈到,这副“骨架”应是产业架构的设计和产业平台的建设,以完善上下游产业链形成健康的产业生态。

近年来,随着成都城市吸引力增强、音乐人才聚集,北上广深一些头部的音乐经纪公司和版权公司转战成都,纷纷在园区落户。“它们的落户补上了产业链中的关键一环,带来的资源将极大地带动园区内中下游企业的成长,进而促进大规模生态的养成。”

罗邴文希望,音乐产业能够助力东郊记忆打造成超大规模的复合型“新物种”,整合分散的资源要素,产生更多的规模效应。如此一来,东郊记忆能承接更多高校的音乐人才、转化更多的原创内容,更多本土的音响师、灯光师、乐队等音乐产业从业者能在这里获得优质的创业机会和创业环境。

▲东郊记忆音乐活动 资料图

音乐产业生态的辐射带动性还体现在对于文旅的跨界拉动能力。在这里,无论是东区超级音乐现场、汉服的主题空间,还是具有嘻哈音乐主理人背景的潮牌店,音乐都是撬动流量的金钥匙。“下一步我们还会推出音乐酒店等业态,吸引更多‘拉杆箱旅客’。”

“今年夏天,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在成都举办后,部分体育场馆也将被转化为音乐演出的场所,那时市场竞争将更白热化。”罗邴文介绍,随着线下空间盈利越来越难,LiveHouse也开始被延伸到线上——不仅满足了那些受限于时间和地域的乐迷,提供约等于亲临现场的观演体验,也可以破解LiveHouse在非周末时段难有客流的痛点,通过平台的扩散“找到”更多受众。

对于音乐人而言,他们也会更容易“被看见”,只需要专注做好自己最擅长的事:好的音乐与巡演。

这正是一次音乐人、用户、平台的相互成全,也是音乐行业创新路上多元的变现渠道探索。

红星新闻记者 叶燕 张芷旖

编辑 李钰仪

关键词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