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当前的位置:滚动 >  >> 正文
世界微头条丨宋朝直插西域的陇右都护府,是如何建成的,后来又为何取消?

时间:2023-06-30 09:02:29    来源:史说新语

说起中国历史上的那些大一统王朝,大家的第一印象会是谁?

强汉,犯我强汉者,虽远必诛;盛唐,昭昭有唐,天俾万国;刚明,天子守国门,君王死社稷;大元,别的不说,疆域够大;清朝……这个暂且不做讨论,至少奠定了现代中国的领土面积。


(相关资料图)

那么宋朝呢?为什么它被忽略了?

虽然宋朝武力值不行,但它够富,还有与唐诗齐名的宋词,包括让当今无数学子痛苦哀嚎的“北宋默写天团”。至少在文化和经济上,宋朝还是有得一说的。

但是,不要忘记最开始的那个问题——大一统王朝。

虽然不想承认,但严格意义上,宋朝不能算是大一统王朝。

没有新疆,没有蒙古,辽东在女真人的手上,燕云十四州也丢了。对外战争总吃败仗,一打败仗就撒钱了事,宋朝的军事,突出的就是一个窝囊。

当然,完全否定宋朝的军事能力,过于偏颇。关于疆域面积,宋朝也不是没有努力过,北宋时期建立的陇右都护府,就是宋朝努力的结果。

一、西北的死敌

公元907年,朱温篡唐,以一杯鸠酒结束了唐哀帝李柷的生命。自此,唐朝历帝二十一位,享国二百八十九年。

唐朝灭亡之后,天下四分五裂,混乱的五代十国开启。

几十年间中原换了五个朝代,皇帝一茬接一茬地被立、被废、被杀,就像清仓甩卖一样,变得不值钱了。南方也是各自为政,大小国家林立,整个中国,一盘散沙,全部稀碎。

中原成了一锅粥,边疆地区也不太平。唐朝末年,党项族首领李思恭因平定黄巢有功,被赐国姓“李”,封为夏州节度使,拥有五州之地——银州,夏州,绥州,宥州,静州。

别看这块地盘小,这里可是党项族的“龙兴”之地。事实证明,有能力的人从来不抱怨大环境,而是懂得利用环境,达成目的。

党项族先后臣服于唐朝、五代、北宋,这个时候党项势力弱小,必须隐忍不发,在夹缝中求得一丝生机。后来,李思恭的继任者李继迁,于公元990年,被辽朝封为夏国王。

党项族的这些小动作,宋朝不是没有看见。但打仗讲究一个师出有名,不能贸然动手,免得落人口实。

公元996年,机会来了。

李继迁截夺宋军粮草,又派大军围困灵武。宋太宗赵炅怒不可遏,士可忍,孰不可忍。他派五路军队击夏,势必要给夏国一个教训,打不过辽朝,还打不过你?

理想很丰满,现实很骨感,五路大军皆大败而归。没想到宋朝的军队居然弱成这样,宋太宗一个承受不住,怒火攻心,第二年就去见大哥赵匡胤了。儿子赵恒继位,是为宋真宗。

宋真宗比他父亲清醒。夏国,打是打不过了,能花钱解决的事为什么要打仗?按照宋朝的老规矩,割地、撒币,息事宁人,不就得了?

于是,他把银、夏、绥、宥、静五州,尽数割让给了夏国。只盼望着党项人守着这块地盘好好经营,不要闹事。

然而李继迁可不是那么容易满足的人,只给五州,宋朝皇帝是在打发叫花子不成?公元1002年,李继迁攻陷宋朝边疆重镇凉州,这使得西域与宋朝无法进行正常贸易往来,尤其是宋朝再也不能向西域买马。

骑兵在古代战场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,这一举措严重打击了宋朝军事能力的发展。

自此,宋朝愈发看夏国不顺眼。可夏国已经认辽朝当了老大,打又打不过,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夏国西攻吐蕃、回纥,对其步步蚕食,势力范围逐渐壮大,扩展至玉门关,最后吞并整个河西走廊。至此,西夏已经具备建国称帝的条件。

公元1038年,宋元宝元年,夏国国主李元昊称帝,因地处中国西北边,史称西夏。

李元昊称帝,宋朝怒不可遏。边陲小国,化外之地,蛮夷之人,居然也敢一争天下?被辽朝欺负也就算了,现在就连党项人这种小角色,也敢在他们头上动土。

不能再忍了,必须要打,而且是出重拳!

此后,宋朝和西夏关系破裂,开始连年征战。

李元昊不愧为一代雄主,他先后发动了三川口之战、好水川之战、麟府丰之战、定川寨之战,宋军的表现一如既往的拉胯,大败而归,数万西北精锐被歼灭。

宋朝和西夏打得火热,辽朝也想趁机占个便宜。结果辽兴宗耶律宗真率十万精兵御驾亲征,照样没在西夏讨到半点好处,铩羽而归。

仗打到这个地步,辽朝和宋朝都看清了,西夏建国称帝,已是大势所趋。要怪就怪自己实力不够,眼光不够长远,没在它尚在弱小之时,就把它按死在襁褓里,最终养虎为患。

总而言之,梁子就这么结下了。除了成天琢磨要怎么继承太祖太宗遗志,收回燕云十六州,宋朝皇帝们又多了一个烦恼:怎么击败西夏,收回河西走廊。

二、北宋最有作为的皇帝

北宋最出名的皇帝是谁?是在位期间最长,其治下唐宋八大家八占其六,口碑最好的宋仁宗赵祯?

还是黄袍加身,杯酒释兵权,最后留下千古迷案烛影斧声的宋太祖赵匡胤?

又或是身为天才艺术家却一不小心登上皇位,一手断送整个北宋江山的宋徽宗赵佶?

不管是哪一位,总归是轮不到宋神宗赵顼,这位据说是北宋最有作为的皇帝

宋神宗赵顼是个很有想法的皇帝。他继位之初,就意识到北宋眼下面临的困境——三冗两积,冗兵冗费冗官,积贫积弱

内部不稳定,外部也有威胁,西北西夏野心勃勃,北面辽朝虎视眈眈,再不采取措施,这祖宗的基业,可剩不了几年。

当时在北宋朝堂,有一个人和宋神宗赵顼的想法一样,这个人就是王安石

赵顼继位不久,急召王安石入京,推行变法,史称“熙宁变法”。

赵顼不仅仅只想改变宋朝的现状,他想做的,是像秦始皇那样,再建一个大一统的王朝。如今主少国疑,内乱不断的西夏,就是赵顼第一个决定开刀的对象。

他打算收复河湟,令西夏腹背受敌,最后一鼓作气,消灭西夏,一雪祖辈之耻。

皇帝有决心,臣子有能力。宰相王安石任用王韶,出兵抵御西夏,战果喜人。

宋朝先后收复六州,西夏节节败退,最终宋朝占领熙河地区,设郡县、建碉堡,河湟一带呈现一片新气象,史称“熙河开边”。

就在形势一片大好之际,宋朝内部出事了。王安石变法,引起很多守旧派官员的不满,改革派与守旧派在朝堂上互相倾轧、弹劾,王安石来了又走,走了又来,大臣们你方唱罢我登场,好不热闹。

赵顼毕竟还是太嫩,斗不过这些纵横官场多年的老油条们,陷入左右两难的境地,但还是勉力维持新政继续推进。现在,他急需一个机会向天下人证明,他的变法是对的。

公元1081年,机会来了。西夏皇帝夏惠宗亲政,反抗母亲梁太后,却遭到梁太后的囚禁。主上被囚,西夏全国上下哗然,一片大乱。

常言道,趁你病要你命。西夏乱成这样,再不出手,就是错过老天给的好机会。宋神宗速断速决,听从种谔建议,派出五路大军伐夏,目标兴庆府。

再说西夏这边,梁太后虽然囚禁亲子,却也并非等闲之辈。夏惠宗七岁继位,梁太后临朝称制,手握大权。能在那个位子上坐十几年的女人,绝不是什么善茬,更不是好欺负的。

梁太后听从西夏老将建议,采取坚壁清野的策略,袭击粮道,破坏宋军后勤,致使宋军无功而返,最后只夺下兰州一城。

第二年,赵顼听从徐禧之计,命令士兵采用碉堡战术,稳扎稳打,兴建永乐城,逐步压缩挤占西夏的军事空间。

事实证明,书生不会打仗,只会纸上谈兵。

宋军建造永乐城,梁太后见状当机立断,趁宋军立足未稳,派遣三十万大军攻打永乐城,宋军惨败,徐禧战死。

两次出兵,都被打得大败,最丢脸的是,这仗还是趁着人家内乱的时候打的。

就这样,还打不过。自信心受挫的宋神宗赵顼再也没了富国强兵的理想,三年后,赵顼在福宁殿忧愤而逝,时年三十八岁。

宋神宗驾崩了,其子赵煦继位,是为宋哲宗

宋哲宗继承了父亲的遗志,变法强国,出兵西夏。但他继位时只有十岁,朝政由其祖母太皇太后高滔滔一手掌控。

神宗当政之时,高太后就不赞成变法。如今她临朝听政,立即任用守旧派官员司马光为宰相,废除新法。

守旧派对改革派官员大肆打压,进行斩草除根似的清算。神宗时期的改革派大臣被一一贬谪、罢官,朝堂之上乌烟瘴气。

赵煦满十七岁后,高太后理应还政,但她却仍然积极地听政。众大臣依然有事先奏太后,有宣谕必听太后之言,也不劝太后撤帘。

这种做法引起了赵煦极大的不满。公元1093年,高太后病逝,赵煦终于亲政。

赵煦一上位,就贬谪了高太后那些信任、喜爱的守旧派大臣,重用章惇、曾布等人,恢复王安石新法,追谥王安石为“文”,允许其配享神宗庙廷。

对西夏态度上,赵煦又采取了父亲赵顼的做法,一方面在沿边诸路构筑防御工事,将党项人赶到沙漠地带;一方面,积极对外发动战事,打退西夏进犯。

公元1098年,平夏城之役,宋军击败西夏敌军三十万,迫使西夏求和。

顺带一提,平夏城之役是宋朝对外战争中少有的大捷。

公元1099年,宋军攻取邈川,占领青唐。战后,赵煦以青唐设置鄯州,以邈川设置湟州。但这块地方属于吐蕃人的地盘,宋军占领河湟地区,引起吐蕃人的强烈不满和反抗,加之后勤能力不足,宋朝只得暂时放弃这里。

公元1100年,赵煦染病去世,其弟赵佶继位,是为宋徽宗。

三、灭亡前期的辉煌

宋徽宗赵佶继位之后,倒没有像他父亲、祖母、兄长那样,反复横跳,而是继续推行西北开边政策。

公元1104年,宋军收复河湟地区,这一次,吐蕃人被彻底击败,再也翻不起风浪来。宋朝便在此处设立陇右都护府。陇右都护府的职责是安抚军民,缉拿盗匪,维持治安,相当于沿边安抚使司。

随后几年,宋朝再接再励,相继拿下廊州、积右军,陇西都护府的范围从西北延伸至高昌南部,通往西域的道路被打通往,西域和宋朝的贸易又可以畅通无阻了。

陇西都护府的建立,让西夏觉得如鲠在喉。这个战略位置实在太要命了,北宋经由陇西都护府,对西夏从东、南两个方向形成了战略包围,假以时日,宋朝灭亡西夏,不再是痴人说梦,而是切实可行。

公元1114年,大太监童贯为主帅,率领军队进攻西夏,夺得横山地区。西夏都城乃至腹地无险可守,暴露于宋军兵锋之下。

公元1119年,西夏再次入侵,试图挽回颓势,又被童贯击退,失去三座城池。至此,西夏终于认清现实,宋朝几代人的努力,的确有所成效,陇右都护府在灭亡西夏这个战略大目标中,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。

宋徽宗与满朝文武都坚信不疑:用不了几年,这个由党项族建立的国家,就会灭亡。历史就是这样,总是喜欢开玩笑,让你猜不到结局。

就在宋朝对西夏的战略优势愈发明显之时,辽国东北地区,一股新兴势力正在快速成长。

公元1115年,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建立金国。辽朝派出大军前去平叛,却都被金国所败。

宋朝一直执着于五代十国被石敬瑭送出去的燕云十六州,见如今辽朝衰弱,自然不肯放过这个机会。

赵佶听信蔡京之言,与金国联手,一同对付辽朝,并相互约定:待辽朝灭亡之后,金国就把燕云十六州还给宋朝。

可是,在西夏战场上连番大捷的宋军,对上辽人,却是一败涂地,溃不成军。金国顿时发现,原来在南方,还有这样一只又肥又弱的肥羊。

物竞天择,适者生存,在白山黑水中成长起来的金人,讲究的是弱肉强食的自然法则,辽朝灭亡后,他们立即抛弃了与宋朝的约定,南下攻宋。

公元1127年1月9日,金国攻陷宋朝都城汴京,北宋灭亡。宋朝皇室,除却赵构以外,全被金人虏到北方,受尽凌辱,史称“靖康之耻”。

北宋灭亡,陇右都护府没了继续存在下去的必要。西夏也因此又延续了一百多年的国祚。

公元1131年,金军攻下河湟部分地区,其他地方再度落入吐蕃、回纥势力之手。而此时,偏于江南一隅的南宋,只想每日醉生梦死,不问政事,能混一天是一天。

直至公元1279年,崖山之战,南宋末代丞相陆秀夫背负南宋末帝跳海自尽,南宋灭亡,宋朝都再未重建陇右都护府。

等到汉人驱逐鞑虏,一统山河,将河西走廊地区再度收复之时,便已是一百余年后,明太祖朱元璋的故事了。

总结

宋朝历经几代君王,变法图强,悉心经营,付出无数流血”牺牲,才终于在河湟地区,开创出这样的一个局面。

倘若没有靖康之变,宋徽宗赵佶没有沉迷艺术无法自拔,宋哲宗赵煦能够多活几年……也许,宋朝真的以灭亡西夏为开端,收复燕云十六州,击败辽朝、金国,完成天下一统,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大一统王朝,再现强汉盛唐时期的荣光。

然而,没有如果,才是历史。

只希望当后人们在谈起宋朝时,不再只是“北宋背诵默写天团”,以及那堪比国足的对外军事战绩。

至少,宋朝真的曾经赢过。

关键词: